直視空間;內在對話

此時此刻:2019臺南畫廊聯誼展覽

Here is Now: 2019 Joint Exhibitions of Galleries in Tainan

 

陳明惠/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此時此刻》是臺南畫廊聯誼會的第一次合力展出,參與展出的畫廊是位於臺南市共6間畫廊,包含102當代藝術空間、182artspace、木木藝術、甘樂阿舍美術館、崇藝術空間與德鴻畫廊。臺南市的畫廊分布密度,是全臺灣城市裡密度最高的。截至今年為止,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已經籌備了七屆跨臺南市共十個畫廊的《臺南新藝獎》展覽,大力活絡臺南當代藝術氛圍與藝術市場。相較於《臺南新藝獎》,《此時此刻》是臺南畫廊自主籌備的聯展,希望可以藉著畫廊之間的合作、友誼,及相互支援的力量,使臺南當代藝術的展演能力,相較於臺灣其他城市更具影響力及指標性。

 

臺南畫廊聯誼會的第一次聯展以「此時此刻」為名,強調臺南當代藝術發展及畫廊生態的「當代性」(contemporaneity),及當今當下臺南藝術生態的多樣面貌及多重可能性。當代性這個英文字contemporaneity源自中世紀拉丁文contemporarius,它由「con」(意指:在一起)與「tempor」(意指:時間)所組成[1],因此就字面上來看,「當代性」是指與我們此時此刻一起共享或經歷一些事務與生命經驗之所有狀態。因此,「此時此刻」是最能形容我們當今與不同人、事、物,甚至在不同的地理、文化、政治背景,所一起經歷的所有可能性。這種當代性的不可預測之深度與廣度,在藝術的呈現上更是以藝術家能想像與表達的諸多形式,來再現當今我們生活的時空之多樣、複雜的面貌。

 

此次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特別規劃每個畫廊必須邀請至少一位國際藝術家參展,以作為此展覽之特色,因此《此時此刻》邀請了來自臺灣、中國、西班牙、捷克、美國、墨西哥、德國、日本共16位藝術家及1組由4位藝術家所組成的藝術家團隊共同展出,展出媒材非常多元,包含繪畫、複合媒材、陶藝、錄像裝置、表演等。

 

102當代藝術空間展出西班牙藝術家Guillem Juan與長期居住在嘉義的西班牙藝術家米莉安Myriam Catala Soler的作品。Guillem Juan的創作以繪畫重新解構、重組並再現一種超越現實的空間感,作品裡大量運用類建築圖的點、線、面,再詮釋空間的意象。交疊的空間圖像所代表的複雜的空間維度,引導觀眾重新思考空間本身的象徵性及空間如何再被解讀,而交疊的空間所形構出的「無空間感」,更代表當今生活裡我們對於自我領域、邊界的重新思考與界定。米莉安以半具象陶塑素燒再手繪上彩的技術,並以眼睛作為每件作品的主要視覺元素,來呈現藝術家觀看外在世界,及審視內在自我的狀態。米莉安一系列具樸拙氣質的陶藝作品,彷若是藝術家旅居臺灣多年後對自我及外在,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來觀察異鄉的生活點點滴滴後之體悟。作品裡的眼睛,看到的是同時參雜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元素,無論是關於在臺灣生活所產生的衝擊、驚豔、失望或喜樂感,皆被收斂於米莉安作品裡簡約、純樸但又變形的身體與眼睛之陶塑作品中。

 

木木藝術展出的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Yuya Suzuki曾是蕭壠文化園區的駐村藝術家,過去也曾在臺灣參與展出,他對於到處有日本殖民後的文化及城市景觀遺產的臺灣社會(尤其是臺南),產生一種時空的錯置感,進而創作出一系列繪畫、錄像及空間裝置作品,以呈現他對於臺灣的觀察與感悟。鈴木悠哉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當代藝術家針對流行文化與消費主義之反思,所發展出的「超扁平」(Superflat)風格而進行創作,作品以簡易造型、單色平塗的方法,並透過對於生活周遭物件的觀察,所創作的繪畫、錄像作品,皆具有極高的視覺愉悅性及一股平易近人,甚至「可愛」的特質。鈴木悠哉以一種極簡的創作風格,呈現當今社會文化的複雜度,作品狀似大眾文化裡常見的視傳符號及其象徵。

 

針對第一次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德鴻畫廊策展了一個名為《未來考古學(科技篇)》主題展覽,展出臺灣藝術家涂維政與日本藝術家柴川敏之Shibakawa Toshiyuki的作品。涂維政於2000年開始發展《卜湳文明遺跡》,在此計畫他將自己比擬為卜湳美術館的館長,並製造一個虛假的古文明考古現場,涂維政以擬造古文明的方式,來建構一種新的神像與神話對象,並藉此提出對於荒唐事件的合理化與再製性。在當今媒體可以以假亂真的時代,涂維政透過對於不存在的考古現場的製造,來呼應布希亞提出在媒體世界裡,關於擬仿物與擬像之真假思辨。與涂維政一起展出的柴川敏之,同樣以考古學的方式但是將當今我們的生活物件化石化,以呈現一種我們現在的生活物件被視為考古對象的想像。柴川敏之受啟發於日本中世紀的村落草戸千軒Kusado Sengen,可能因為一場大水災,而使整個村落沉溺於河床底部,進而使當時的物件得以被留存下來成為考古學研究對象。柴川敏之的作品以「41世紀」的考古學作為發想,以藝術家的想像將當今的生活物件轉變成化石,想像未來2000年後,我們當代的生活如何被視為一種考古研究的可能。

 

崇藝術空間展出捷克藝術家Pavel Jestřab的個展,Pavel Jestřab畢業於捷克布拉格藝術建築設計學院的跨媒體藝術系,2014年曾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做過交換生,開啟了與臺灣的因緣。Pavel Jestřab的創作媒材主要以錄像為主,Pavel Jestřab透過自己的身體,並以表演的方式進行錄像作品的創作,作品中常以大自然作為創作場域,將自身身體以極詩意且具儀式性的方式融合在大自然中,彷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畫面中也常出現帶有特定文化象徵的物件,如他故鄉捷克小鎮的傳統服飾與臺灣卑南族的花圈。作品不僅從大自然取經,並且將人造物與之對照,且作品常常出現許多荒謬且有趣的視覺效果,使觀者重新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及探討不同國家的民俗文化與捷克傳統文化的差異與相似性。

 

甘樂阿舍美術館展出臺灣藝術家曾英棟與中國藝術家張峰的創作。曾英棟是臺灣重要中生代藝術家,其獨創的作品風格以紙漿調和砂與膠,作為如古牆或化石般的肌理,再賦予油畫顏料、金箔,形塑出圖像與造形,作品透露出一股古樸、童稚的氣質,但在深沉的顏彩與肌理裡,又透露出藝術家深厚的創作功力與對於材質駕輕就熟的能力。曾英棟作品常以花卉、植物、海洋、熱帶魚作為主題,但呈現藝術家對於生命的熱情與關注,艷麗的畫面色彩亦再現藝術家情感的細膩與對藝術的執著。現為中國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的張峰,曾於2010年獲得「北京國粹雕塑藝術展」的金手指獎,張峰的雕塑總是先以水墨畫為草稿,再以雕塑(青銅)的媒介呈現水墨草圖裡屬於東方的美感,因此他的創作以東方美學為基礎,再以西方藝術為技術,並以身體為主題,同時很特別地將原本是虛無的影子,與身體做形體上連結,使其雕塑呈現一種對於虛實的交錯感,但形式上介於抽象與寫實的形體布局,作品充滿趣味性與實驗感。

 
182artspace以《Echoing in Between》為名,策畫一場由來自臺灣、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和墨西哥的藝術家參與的聯展。《Echoing in Between》共邀請9位藝術家及一個4人組成的藝術家表演團隊參展,包含楊上峰(臺)、謝旺自(臺)、Takeshi Kanemura(美)、Aino Arikawa(日)、Teresita De La Torre(墨西哥)、Betsy Lohrer Hall(美)、Natalie Mik(德)、Tessie Salcido-Whitmore(美)、Jack Williams(美),及在開幕當晚進行表演的△SANKAKU團隊,成員包含Satomi Akutsu(日)、Takeshi Kanemura(美)、Ranwakaba(日)、Hiroshi Shimizu(日)。《Echoing in Between》展出作品媒材包含雕塑、攝影、剪紙、複合媒材、表演,透過靜態與動態的展演,《Echoing in Between》探討我們的身體與周遭空間的關聯,並使觀眾重新思考我們的身體與不同材質、有形與無形的空間之間的相互關係。

 

承接本文一開始提及的,《此時此刻:2019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要呈現的是當今藝術多元發展的「當代性」,當代並沒有對某特定議題或創作媒材有所偏愛,更不具特定的藝術語彙或論述的方式,當代性的流動特質,使當代藝術創作極具多重、繁複、非單一的可能性,而2019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期待藉著國際藝術家的參與,更顯當代藝術的多面向與多元狀態。當今臺南當代藝術的活絡發展,更能透過臺南畫廊聯誼會,進而顯現出藝術家、藝術產業與藝術市場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同時有機、正向發展的能量。

 


[1] Smith, Terry. ‘Contemporary, Contemporaneity’, Keywords Projec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ttps://keywords.pitt.edu/pdfs/contemporary_and_contemporaneity.pdf, 16 April 2019.

土地漬物-謝其昌抽象創作個展

「土地漬物」繪畫創作自述

藝術家/謝其昌

 

 

  「土地漬物」的創作脈絡與題材的構思,是筆者繼〈自然序〉與〈旅行漬物〉之後回歸到自己所處的文化場域,透過自身的成長學習背景與留學經驗的衝突與相容,將殘留在內心的迴盪旅程,經由時間的氧化,釋放自我潛藏內心的直覺意識,並且重新審視自我內在心境與土地的對話。

 

  創作表現上以一種自由感受的直覺,讓自己重新關注到繪畫行為的本身及繪畫過程中身體上的狀態,喚醒每個迴盪的過程,去釋放潛藏內心的直覺意識,以類書法、塗鴉抒發,反覆堆疊、覆蓋尋求心靈的連結,將東方文化思維和西方抽象藝術為基底,客觀凝練了自然世界的信號,描繪現實與理想間的風景類地圖。

 

  筆者興起想要畫風景類地圖的念頭,但沒有事前的計畫與安排情況之下,一切隨著作畫過程隨機成形,從下筆畫出一小部分再逐漸延伸至成為較具體的圖形,在一個空間中隨意的生長。一種以書寫性的塗鴉與自動偶發性的圖形,在創作過程去感受當中微妙的變化,並且希望作品呈現出繪畫過程,如同風景地圖的進行曲。是以直覺的意識釋出一種遊戲表現的繪畫形式,可以看到一種暗示時間與空間的線條與符號交錯而成的一幅幅「類風景地圖」。直覺對於事物的認知是清晰而明確的,它具有一種賦形力,它的內容來自於自然,再將形式生成於內心中,因此直覺為心靈的產物,是內在情感的一種表現,同時還創造了表現情感的意象。從藝術直覺觀點反思筆者自我藝術創作的歷程,以自我意識中去解讀自我的內在情感,釋出直覺表現,經內心的轉化之後,變為一種自我的語彙形式。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曾言:「每當我憑著直覺出發時,我總感到自己能確切地呈現自然的本質而經驗也證明了我的正確看法。對我而言,自然的本質永遠是現在。」

 

  此次作品中可以隱約看到類書法、幾何與類似塗鴉文字的圖案或形狀,營造出書寫性的符號,他是文化自然情感的符號,也是文化自然痕跡的記錄。運用類書法和塗鴉的抽象表現形式,藉由技法的偶發與自動性製造出滴流痕跡,畫面中的動感線條,鋪陳畫布空間,以反覆擦拭、塗改的方式,表現出多重空間與影像相互交疊的狀態,藉由創作過程找尋恆片段的內在風景建構,拼湊熟悉卻又多變的生活記憶。

尋。流向-空間的寄寓水墨展

尋。流向—空間的寄寓水墨聯展

策展人/莊連東

 

  流向,可能是外在環境集體形構的風潮,以真實而具體的面貌存在;或也可能是個體自身內在體驗的想像,似抽象而模糊的浮影召喚,而無論清晰與否,人受到外部社會驅策與內心想望驅使,追尋與個人感應的世界對話,始終是生命存在的核心意義!

 

  當代水墨創作者,面對的是在自身生命追尋的價值澄清、與水墨風向流動的脈絡理解的雙重情境中擺盪。對他們而言,生命與創作都是既自由又侷限下的兩難,似在眼前親近環繞又倏而飄忽遠離,他們彷若悠游水中又受限水域的魚兒,看見了如真似幻的世界,追尋著內在編織的理想桃花源!

 

  於是他們藉由魚兒本身的華麗,轉身探向虛無與飄渺的空間,進行對探尋的意義表述:吳惠淳的迷濛詩情,照見魚兒與環境的諧和共在,彼此相呼互應的情境,在她的作品中,相同色域的鋪陳,共構彼此相融的表象,卻是一種相對迷失的概念。楊宛真的魚缸視界,看到的真實,卻是永遠不可企及的存有、互動與對話,其實是構築在想像中的獨角戲。於是,在看似愈熱鬧喧騰的環境中,愈是顯現自身孤寂與落寞。呂浩維以水光斑斕的狀態表述追尋過程中的積極意義,彰顯了即便是在岩石滿佈的環境中依然奮力前行,投射自己在創作歷程中不斷尋求突破的決心,然絢麗的背後,存在些許惶恐。孔雱瑩的半透明紙材複貼,在掩與透的關係變換中,主體與背景交替穿梭,一進一出之間,移動了空間隔離的界線,似也模糊了追尋的方向。

 

  四位年輕世代的水墨創作者,共同以魚的意象分別表述個人內在的狀態。在指涉一種朝向「追尋」的相似命題裡,透過水墨氛圍的營造,似乎同時形塑了新的水墨流向。因為回身望向自己,魚兒本身即是華麗的身影,一如水墨風采!

異想世界-賴美華創作個展

異想世界—賴美華創作個展

102當代藝術空間 11月13日~12月29日

 

賴美華的創作歷程長達數十年,多半悠遊於個人天地,自由的幻想、聯想、演繹、推理,即使微小的方寸之間,也被灌注了深情、完全誠意的刻畫。「我很少用言語表達我的想法,圖像是記錄我想法的工具。」在其創作理念中開宗明義如是說。

其實,她敏感的心有著無數的想法在醞釀,習慣以畫筆來書寫日常,一朵花、一片雲、一彎新月、海水、音樂、文學等,都是她的創作靈感。她把對人生的感受與幻想,以個人獨特的語彙表達出來。以純女性觀點為基礎,描繪超現實的潛意識活動,作品構圖鮮明多變,色調強烈大膽,形成獨特的繪畫風格,呈現出內在的生命熾情。

102當代藝術空間於2014年與2016年分別以「異花.草」、「愛.幻想」展出其作品。睽違近三年,今年特以「異想世界」為主題,展出橫跨2014-2018年間的系列創作。這次展出的系列,許多作品都描繪著她內心世界中天馬行空的風景樣貌,風景就字面上的解釋為風光、景物之意,即是由土地、環境作為客體觀看的樣貌。外在世界的風景透過藝術家之眼去觀看,轉變成屬於自身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的繪畫表現。11月13日至12月29日誠摯地邀請您親臨現場,體驗賴美華特有的異想世界。(文/蘇煒聖)

裸視3.0的三種視界-張芳榜、沈信佑、劉芸柔三聯展

策展人/戴明德 

 

正常「裸視」範圍乃在0.9-2.0之間。而裸視3.0 即非正常視力,除了尋常事物之外,經常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而這些我們會將視線避開的的範圍,或看不到的範圍,恰恰就是裸視3.0的視界範圍。所以3.0所隱喻象徵的是進化的印記,更是推陳出新的延展,也是跟上時代潮流的代碼。

看到慾望自身,使慾望可視化,年輕的藝術創作者張芳榜、沈信佑、劉芸柔,身體裡有著強烈的睪固酮或是雌激素作用著,刺激著眼球去觸及不可見的慾望,使之可視化。有的透過顯性的雄性符號、有的透過隱性的陰性書寫,無論是一種陽性的表露彰顯、抑或是陰柔的視覺觸感,都是意圖將被遮蔽的慾望,透過創作手法揭露,使之「裸」裎相見。這樣超乎常人視力與倫理規訓範圍之外的呈顯,需要特殊的視野與十足的勇氣。產出的作品令觀者在正常視力與道德邊界中,失焦與再聚焦、排斥與接受。接受後會心一笑:「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青春無敵。」

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是指藝術史上很多藝術家都處理過慾望的問題,如畢卡索的公牛與葛飾北齋的章魚,都是慾望的化身,年輕的藝術家以網路時代的情色影像傳輸內心的慾火與生理變化轉譯成可慾望的對象與視覺觸感之裸視。張芳榜以直視慾求的經驗,幻化為對「圓」像中生滅死亡再生不斷的複製愛語符號。沈信佑以直白毫不掩飾,顯露山形人體及性徵圖像符號,自己獨自營造超自然的幻境。劉芸柔以女性特有的婉約陰柔的細緻書寫;綿延不斷的重複性與喃喃自語般編織造形的特殊能量。這三位新世代藝術家生活在媒體時代,處理慾望的手法不相同,以當前流行文化與自身處境作為創作上完成裸視3.0的可能性。

在有風的地方思想──伊誕・巴瓦瓦隆藝術個展

在有風的地方思想──伊誕・巴瓦瓦隆藝術個展

-----------------------------------------------------------------------------------------

◎策展人/藝術家 伊誕・巴瓦瓦隆

 

    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提到「軀體總是以惹人厭煩告終。除思想以外,沒有什麼優美和有意思的東西留下來,因為思想就是生命。」思想是人類行為和交互作用的基礎,思想可以讓人類認知、詮釋和描述所體驗的周遭世界,並藉由抽象性、概括性的分析與整理,於生活中回應對現實世界的感知。而台灣原住民排灣族人對有思想的人,會稱他為pu-varung ,pu(有)varung(胸懷、想法、慧根),pu-varung通常是部落裡的哲人,善用雙關語諳喻對事物的理解,比如以「風很香」形容「清淨無污染的空氣」;「黎明偷看我們了」意指「時光將到,仍要繼續思索」。對排灣人而言,思想是神秘的,賦有創造性和有趣性,它隱含一個人曾經走過、現實情境和對未知世界的預測。

 

   《在有風的地方思想》一詞,其實是藝術家對現在台灣空氣污染嚴重的一種批判性語言,藉著展覽引述我們必須思想,靈活的思考污濁的空氣所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和危害。《在有風的地方思想》也希望激勵我們台灣人成為世界公民的一份子,共同致力友善大地的環保理念和永續價值。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試從其《紋砌刻畫》的創作形式和構思中,探述台灣原住民族的生態哲思,空氣、生態、自然真的無價,需要我們人類共同守護、珍惜,如果想要有清淨、馨香的風,就必須正視環境保育的永續價值,這種思想態度,正是台灣原住民留傳的、珍貴的古老智慧。

 

    在自然環境中,空氣流動變成風,時刻陪伴、吹拂在我們的臉龐,大自然的景緻與風的紋理奧祕無窮,台灣的山、台灣的海是豐富我們生活故事的資產,而空氣和風是孕育和維繫人類生命的屬天恩賜,活在當下的我們必須給自己一個省思路徑,重新領受自然界的呵護,創造風中的和諧與純淨。

安達魯斯-西班牙當代藝術交流展

安達魯斯-西班牙當代藝術交流展

 

西班牙與台灣的關係最早源自於1626-1642年間,西班牙短暫統治北臺灣開始,當時代的建築與境外文化,一部分也流進台灣的文化底蘊裡。西班牙孕育的三大藝術家:畢卡索、米羅、達利,亦深深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藝術脈絡。

台灣正處在一個族群融合與文化包容的歷史地位中,102當代藝術空間與西班牙The Gallery Weber-Lutgen於2018年特將舉辦當代藝術交流展,率先於2018年1月9日至2月11日由The Gallery Weber-Lutgen帶來西班牙當代藝術的展出。

The Gallery Weber-Lutgen創立於 2007 年,坐落於歷史悠久的塞維利亞城(Sevilla)。在這傳統城鎮發展著許多新興藝術現象,城市進行再生,在這獨立空間裡孕育著不同領域最新藝術的發展趨勢。畫廊經營20多位藝術家,其創作涵蓋了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各種面向: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裝置藝術、油畫和雕塑等...。藉由不同面向的藝術創作,讓我們見到在文化差異的影響下,創作者所展現出不同於過往經驗的作品內涵與形式風格。

102當代藝術空間長期深耕當代的文化與藝術,希冀透過我們的發現讓更多創作可以被人看見與認識。我們深知許多偉大創作,經常無法讓當代的人理解、接受或喜愛,然而因為血液裡的一份理想與執著(或者是使命),讓我們願意堅持不綴。此次與The Gallery Weber-Lutgen的藝術交流展,盼能帶給觀者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與文化視野。

植物史-蔡獻友創作個展

藝術的禪修者─蔡獻友

葉竹盛

 

    在這樣多元的科技環境,可深入關注的議題何其多,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媒材也多樣性,創作者如何選擇其適當性表現自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況且藝術還要不斷地求新求變,隨著生活及環境的改變,關心自己、環境,與自然達到共生共榮。繪畫會反映到創作者的內心世界,跟創作者個人的特質是相關且是無可避免的,包含人生觀、價值觀、個性...等。所以當創作者在認真創作時,他的形象就會透過其藝術表現手法呈現出來,那是一個非常真實的反映。在教學、行政和創作能有條理的規律計畫,一般說來並非常人所能做到,獻友是少數可以兼善的創作者之一。由於重視自然物質的表現性,也因為時間被瓜分,他把創作的時程化整為零,創作材料平常要處理,因此當他進入工作室而能馬上進入創作。在學生時代他就開始對材料下一番工夫,在創作時不會非常保守、守舊的用傳統的素材來創作,到現在我再看他的作品時,發現他使用的媒材也並不都是傳統的媒材,他的創作材料取之於自然,並非來自於美術材料行,經由淬鍊完成,猶如科學家的精神態度,追求創作媒材的反璞歸真。

 

    也許獻友將藝術創作當成修身養性的一門課程,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反覆自我觀照;所以能時時內視自我、了解自然及生命的本質,處於自在的狀態。他關心的議題都有其論述、研究,作品也都達到一定質和量的完整呈現。在其各階段作品都有共同特性"素雅",媒材取得於自然,並深刻觀察自然的演化過程,萃取需要,猶如煉丹士。過程就是作品的一部分,也是獻友禪修的功課,以期作品與人合而為一。

 

    綜觀獻友的創作略可分為四大類:1.物質2.生命哲理及省思3.大自然奧秘4.植物史。1986年雄獅新人獎得獎作品「墨結晶」的原形是炭灰和膠水的混合,是文人用來書寫及繪畫表現的材料,可以產生很多形式的變化及感覺。但獻友似乎不在意其中,思考著若求之簡化,又會發生如何的純粹化?將其置於容器上經由陽光蒸發水分,膠與炭灰的結合,然後變成一個墨的結晶,產生自然的形狀及裂紋,表面粗糙的肌理、光澤似乎有致命的吸引力。無即是有,有即是無,產生無限的可能和想像。藝術的表現似乎可打破傳統的繪畫元素及構圖,既直接又純粹。

 

   「生‧滅─還原」(1989-1993)、「世界的原始」(1993-1995)、「大鵬鳥」(1996-1998)等為生命哲理及省思。透過大自然現象的循環、規律告訴人類,萬事萬物生生不息,雖有"生‧滅"、"生‧死"但還是不斷地發生變化。也許如大鵬鳥的至高點,看得更廣、更遠、更透。所有生物在宇宙中何其渺小,如何活的有意義,很難用繪畫或語言涵蓋,唯有人的智慧參透、延申罷?畫家截取自然的生物、符號、造形,經由組構呈現自己的意象。筆觸營造背景間的流動,既神秘又有詩的情境。

 

    大自然奧秘的探索有「形象磁場」(1999-2001)、「極地-冰.光秘境」(2005-2007)、「桑桑」(2009-2010)、「青葉落白」(2011)、「葉.落錯」(2012)及「植‧樹」(2013-2015)...等。奇妙的是不同場域皆有呈現其特殊的現象,令人驚嘆!有形的是用眼睛可看見,無形也許是用聽覺或觸覺等其它感官去感知的。無論如何它是存在的,很可惜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獻友想要不斷地去擴展未知的領域,發展無限的可能。題材本身沒有新舊與好壞,所謂的新舊是在於觀念,你如何去應用如何去轉換。我個人真的蠻喜歡的他的作品,但是藝術是一種馬拉松賽跑,期待他以後要如何的繼續延伸,這都是我們從事藝術創作者很重要的課題。在以上作品系列中應用許多的材質與色彩的自動性技法來掌握「光、色」的變化及神秘性;對植物觀察入微,用心感受而產生移情作用,體認到其生長的狀況,花開花落有其循環的道理,其它,何嘗不是呢?何等的感傷、讚嘆!也許負有正向的鼓勵,看得出獻友對生命的把握及看待。

 

「植物史」為獻友展覽的主題,以植物作為關心表現的對象。一系列的作品是很好的植物史的觀賞、研究的圖鑑檔,有高度的藝術性及技巧性。複雜的畫面疏密之間的關係都能處理的很到位,統一的色調不強化寫實光線、空間,壓縮了視覺的激情,表現出介於理性與些微感性之間很微妙的變化。材料顏色的使用就如同道家的煉丹術,完全由自己提煉出來,具樸拙、厚實、溫度的感覺。他會發現新的素材,比如說黑色的顏色部分其實不是油畫顏料的黑色,而是採用刮下來的碳灰、煤煙與膠研磨再畫上去。這是創作者在材料使用上有他自己的獨特性,具獨特性的材料它自身呈現色彩的效果也會與一般的不一樣,所以他在材料上有不斷延伸與發展。在之前比較傳統的所有藝術表現都要透過手繪的方式,必須要畫得很完整也要面面俱到這才是作品,可是獻友會提出不一樣的看法與觀念,從以前就是這樣。他有一個關心的主題,一個對象物,但是他進行的方式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很客觀在那邊觀摩,而是很放開的類似自動性技法,先讓這些顏料在畫面上游走所產生的一些自然的變化,之後他再作整理。這樣我是覺得滿好的,因為透過這個過程你會受到些刺激,原先的想法會在過程中被引導。

 

    相信大家會覺得他的植物系列為什麼都是很扁平的,幾乎沒有所謂的立體感,這也可能與他所要表現與關心的題材很有關係,因為我透過觀看的時候,他好像在表現一種化石裡面的植物,化石裡面的植物當然不可能像我們看到現有的大自然環境裡活生生的、顏色非常的鮮艷、光線明暗非常的強的面貌。它是被岩石岩漿把它包起來、所以它是被壓平的、有點像版畫的感覺。有一些朋友與我分享為什麼獻友的作品看起來會讓我們沈澱,非常的安靜祥和,因為他將那些比較跳動的元素去除,這種比較低調的處理方式,很容易讓大家進入一種安靜冥想的狀態。在觀看作品時似乎出自同一棵樹,如同獻友所強化樹的「原型」,由它不斷地自然演化,成為多樣性的樹,且長滿了許多葉子。為何有如此多樹?在其觀念中「一片葉就是一棵樹,而一棵樹就是一片葉」,在自然法則成為今日植物觀。從植物樹葉的表徵中看到它的凋落、生滅,那不是結束而是新生的開始,默默的感受自然能量。由葉-樹-身體-感知-表現之歷程,如禪修者的功課,「反觀自省」化為作品,藝術與心靈的平衡,其不失為最好的表現 。

綠洲之境-駱志豪、蘇誼亭、陳薇文三人展

綠洲之境-駱志豪、蘇誼亭、陳薇文三人展

 

人人心中都有一塊屬於自己私密的烏托邦,可以恣意的在其中遨遊,同時也保有自己最純真的夢境,宛如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寄託著一切美好的事物。駱志豪、蘇誼亭、陳薇文三位年輕的藝術家藉由不同繪畫形式來描寫自己心中那一塊心靈的綠洲之境,共享自己心中最深刻的時光,讓我們透過藝術家所演繹的那片豐饒綠洲,嘗試抽絲剝繭地檢視自己的狀態,共鳴觀者心中的綠洲之境。

 

駱志豪透過大自然的元素反映生活週遭的現象,作品中放了一些象徵性的物件,以不同的架構陳述細微事物進行中或已完成的狀態,連結和人們最簡單的互動相互呼應,並帶來一股輕質而沒有負擔的氣息,讓觀者輕鬆的檢視,也許會漸漸發現這當中是你我平常再了解不過的一個狀態。

 

蘇誼亭則是從日常生活物件中,找尋材質或物件承載記憶的可能。陳述試圖於南北往返,城市、鄉里間找尋熟悉的記憶風景。路途中,清楚與模糊的記憶不斷在腦中閃爍,自己迷惘於現實與記憶中,想要找尋一種方法,紀錄記憶移動的瞬間。將纖維材質視為一種載體,承載記憶圖像,再現生活中的清楚與模糊的眼光。以纖維圖像再製的方式,再現我的城市風景。

 

陳薇文運用窗、悠游的龍魚與水草,交織出時間川流空間穿透的意境。一扇扇窗戶將現實分隔為裡外不同的時空,穿越歷史的紅龍魚,罩著神秘古老的面紗,以華麗、優雅的姿態穿梭在隨潮流飄逸的水草構成之流動的時間裡,自在悠游於嚮往的境域。如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記憶隨著空間的轉換與時間的推移,越顯深刻,創造出屬於獨到的四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