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臺灣-西班牙版畫交流展 自性而然

自然」.跨接萬里的版畫藝術匯流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常務理事

                                    臺灣友點子創作工作室總監

                                    臺灣北岸藝術學會秘書長    陳昱儒                                   

    臺灣地處東亞-太平洋交通樞紐,自古即飽受各種文明的洗禮與薰陶。自十七世紀起,來自大陸、荷蘭、西班牙、日本的各國先移民,陸續帶來其本土的文化養分:從地名到建築、自宗教至藝術,均使這個島嶼充滿了多面向的文化性格。

    今日的臺灣已發展成為高度自由化的繁榮社會,加以受到前述的結構性歷史影響,當代藝術的創作不論題材、媒材與技法均呈現出百無禁忌、兼容並蓄的多元風貌。

    當代臺灣版畫創作,已擺脫被主流藝術媒材邊緣化的困境,不但擁有鮮明的領域發聲權,同時在蓬勃的自由創作思潮中,發展出極多的技法與媒材應用。除了凹、凸、平、孔相關印製原理的版種外,近年單刷,數位版、併用版,乃至打破傳統材料界限的複合媒材應用、延伸至立體的概念版印,都由藝術家不斷地進行大膽試驗與辯證。內容取材上,不論對於政治的批判、社會議題的省思、自然環境的關懷及文史哲學的反芻思維都獲得寬廣的發展空間。因此使版畫創作在臺灣,成為一種滿溢自由創意的文化藝術表徵。

    遠在地球彼端的西班牙,自來是歐洲藝術文化傳統重鎮,由古典時期至當代,在在影響了今日西方藝術風貌的形塑。同樣具備多種族群文化面相交融的奔放熱情性格,帶給遠東的影響除了歷史的遐想之外,也有無窮的藝術與浪漫魅力。

    本次承旅居西班牙周明毅博士之邀,非常榮幸地再次橋接起臺灣與西班牙的文化聯結,引介數十位臺灣與西班牙當代版畫藝術家進行一場在兩地接力舉辦的交流聯展。藝術家們各自以精湛獨特的版畫風格,進行藝術會盟,同時向兩地廣大愛好藝術的朋友們介紹兩國的版畫藝術,期望增進彼此對兩地文化藝術的理解與欣賞。

    本次主題展以「自然」為名,雙方藝術家以共同的版畫熱情,表現個人對大自然的造化印象或是演繹視距外的自然心象,藉此展開跨洋精彩豐富的藝術對話。遙隔萬里的東西藝術潮流,在這場藝術聯展中自然而澎湃地匯流合一。

    通過本次在臺南102ART當代藝術空間舉辦的交流展,竭誠為大家引導認識當代版畫藝術的特徵與文化底蘊,也衷心期盼未來有更多機會能促進兩地的藝術交流,並為國際間推廣當代版畫藝術活動紮根。

生田宏司 銅版畫美柔汀展

你能想像,將貓頭鷹與動物們視為知己的藝術家嗎?

 

來自日本的知名銅版畫家生田宏司先生,曾在美國獲得第一屆國際迷你版畫展獎、西班牙Cadaqués國際迷你印刷展最優秀獎等肯定,是日本當代藝術代表人物之一。今年,在台灣「AHM 亞億藝術空間」邀請下,生田宏司先生即將來台展覽,以自畫、自刻、自刷的方式,呈現貓頭鷹、貓咪和動植物等精美作品。

 

銅版畫家生田宏司先生,將帶來貓頭鷹、貓咪和動植物等作品。

 

生田先生的版畫,主要以17世紀在歐洲誕生的「美柔汀(mezzotint)」技法為創作方法。美柔汀是一種銅版畫的製版方法。製作時,必須利用搖點刀,在銅板上留下無數細點刻痕,上了油墨之後,再以刮刀和壓刀將毛點依照不同程度刮平、壓平,產生明暗層次以製作圖像。由於工序繁複細膩,美柔汀版畫屬於版畫中的精品,尺寸十分小,且數量稀少,十分珍貴。

 

在生田先生的作品裡,時常可以看見貓頭鷹為主題的創作,他曾表示:「 貓頭鷹是鳥類之中,唯一和人類一樣,能以兩隻眼睛正視前方的鳥類。」對生田先生而言,貓頭鷹的表情跟人類接近,擁和藹可親、可愛的一面,因此他在創作中將貓頭鷹人性化,寄寓為智慧之神、學者、森林守護神。

 

貓頭鷹彷彿生田先生的化身,是展現個人創作魅力的重要角色;而創作貓頭鷹,也成為生田先生一生持續投入的志業。本次在Gavlin 家人生活藝文空間舉辦的展覽,不僅能一口氣欣賞黑絨般柔美細膩的版畫創作,更能看見生田宏司先生一生精采的創作歷程。

拄天拄地-鄭建昌創作展

「土地」是鄭建昌創作的主軸,「土地」不只是生命寄居的「鄉土」,「土地」也是河洛話中代表守護之神的「土地公、土地婆」。鄭建昌對土地的關懷,既有生態環保的用心,也有歷史人文的反省,又具社會、政治的批判,但總是出自一種簡明、溫和、內斂的手法,其畫如人,意志堅決、長期堅持,但絕不誇大言行、聲嘶力竭。在鄭建昌的作品中,「人」和「土地」和「神明」乃至「歷史」,都是一體的,那是一種生息與共、循環不已的宇宙倫常。因此,有時人的臉就印記在島嶼的土地之上,有時神明就蹲坐如一座大山;生民遷徙、耕耘在大塊之間,固然時而如游蜉,朝生暮死而令人生憐,但生命猶如不死的生命樹,老幹枯萎、新枝再生,死而化作春泥,生而萌放如花,生死之間,循環輪轉,歷史巨輪因而不斷前行。在鄭建昌的創作中,我們得見一個對土地有情、對生民有愛、對歷史有諒、對未來有望的美麗新世界。鄭建昌的土地,有其元神,元神護土佑民,萬事得以圓滿通神。鄭建昌對鄉土的關懷、對生命的思索,從早期置身都會而反思文明,終至回歸土地、通達歷史。他遍讀台灣先民開發的史書、小說,瞭解先民披荊斬棘、以啟山林的辛勞,也知強權壓境、生民塗炭的苦楚,進而生發諒解、疼惜的心境,化作溫馨、幽默、哀而不怨、抗而不爭、嘲而不譏的獨特風格,給人一種溫暖、深思、靜謐、致遠的心靈澄境。鄭建昌的作品融入民間諸多傳說、隱喻,也富萬物有靈、生死輪迴的神秘傾向;但骨子裡,鄭建昌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基督的信仰,高舉土地的公義、強調住民的自決,往往讓人誤為政治上的偏執。事實上是一種生命「信、望、愛」的高度表現,在相當的意義上,鄭建昌的創作正是這種關懷本質最具體的展現。

直視空間;內在對話

此時此刻:2019臺南畫廊聯誼展覽

Here is Now: 2019 Joint Exhibitions of Galleries in Tainan

 

陳明惠/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

 

此時此刻》是臺南畫廊聯誼會的第一次合力展出,參與展出的畫廊是位於臺南市共6間畫廊,包含102當代藝術空間、182artspace、木木藝術、甘樂阿舍美術館、崇藝術空間與德鴻畫廊。臺南市的畫廊分布密度,是全臺灣城市裡密度最高的。截至今年為止,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已經籌備了七屆跨臺南市共十個畫廊的《臺南新藝獎》展覽,大力活絡臺南當代藝術氛圍與藝術市場。相較於《臺南新藝獎》,《此時此刻》是臺南畫廊自主籌備的聯展,希望可以藉著畫廊之間的合作、友誼,及相互支援的力量,使臺南當代藝術的展演能力,相較於臺灣其他城市更具影響力及指標性。

 

臺南畫廊聯誼會的第一次聯展以「此時此刻」為名,強調臺南當代藝術發展及畫廊生態的「當代性」(contemporaneity),及當今當下臺南藝術生態的多樣面貌及多重可能性。當代性這個英文字contemporaneity源自中世紀拉丁文contemporarius,它由「con」(意指:在一起)與「tempor」(意指:時間)所組成[1],因此就字面上來看,「當代性」是指與我們此時此刻一起共享或經歷一些事務與生命經驗之所有狀態。因此,「此時此刻」是最能形容我們當今與不同人、事、物,甚至在不同的地理、文化、政治背景,所一起經歷的所有可能性。這種當代性的不可預測之深度與廣度,在藝術的呈現上更是以藝術家能想像與表達的諸多形式,來再現當今我們生活的時空之多樣、複雜的面貌。

 

此次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特別規劃每個畫廊必須邀請至少一位國際藝術家參展,以作為此展覽之特色,因此《此時此刻》邀請了來自臺灣、中國、西班牙、捷克、美國、墨西哥、德國、日本共16位藝術家及1組由4位藝術家所組成的藝術家團隊共同展出,展出媒材非常多元,包含繪畫、複合媒材、陶藝、錄像裝置、表演等。

 

102當代藝術空間展出西班牙藝術家Guillem Juan與長期居住在嘉義的西班牙藝術家米莉安Myriam Catala Soler的作品。Guillem Juan的創作以繪畫重新解構、重組並再現一種超越現實的空間感,作品裡大量運用類建築圖的點、線、面,再詮釋空間的意象。交疊的空間圖像所代表的複雜的空間維度,引導觀眾重新思考空間本身的象徵性及空間如何再被解讀,而交疊的空間所形構出的「無空間感」,更代表當今生活裡我們對於自我領域、邊界的重新思考與界定。米莉安以半具象陶塑素燒再手繪上彩的技術,並以眼睛作為每件作品的主要視覺元素,來呈現藝術家觀看外在世界,及審視內在自我的狀態。米莉安一系列具樸拙氣質的陶藝作品,彷若是藝術家旅居臺灣多年後對自我及外在,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來觀察異鄉的生活點點滴滴後之體悟。作品裡的眼睛,看到的是同時參雜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元素,無論是關於在臺灣生活所產生的衝擊、驚豔、失望或喜樂感,皆被收斂於米莉安作品裡簡約、純樸但又變形的身體與眼睛之陶塑作品中。

 

木木藝術展出的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Yuya Suzuki曾是蕭壠文化園區的駐村藝術家,過去也曾在臺灣參與展出,他對於到處有日本殖民後的文化及城市景觀遺產的臺灣社會(尤其是臺南),產生一種時空的錯置感,進而創作出一系列繪畫、錄像及空間裝置作品,以呈現他對於臺灣的觀察與感悟。鈴木悠哉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當代藝術家針對流行文化與消費主義之反思,所發展出的「超扁平」(Superflat)風格而進行創作,作品以簡易造型、單色平塗的方法,並透過對於生活周遭物件的觀察,所創作的繪畫、錄像作品,皆具有極高的視覺愉悅性及一股平易近人,甚至「可愛」的特質。鈴木悠哉以一種極簡的創作風格,呈現當今社會文化的複雜度,作品狀似大眾文化裡常見的視傳符號及其象徵。

 

針對第一次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德鴻畫廊策展了一個名為《未來考古學(科技篇)》主題展覽,展出臺灣藝術家涂維政與日本藝術家柴川敏之Shibakawa Toshiyuki的作品。涂維政於2000年開始發展《卜湳文明遺跡》,在此計畫他將自己比擬為卜湳美術館的館長,並製造一個虛假的古文明考古現場,涂維政以擬造古文明的方式,來建構一種新的神像與神話對象,並藉此提出對於荒唐事件的合理化與再製性。在當今媒體可以以假亂真的時代,涂維政透過對於不存在的考古現場的製造,來呼應布希亞提出在媒體世界裡,關於擬仿物與擬像之真假思辨。與涂維政一起展出的柴川敏之,同樣以考古學的方式但是將當今我們的生活物件化石化,以呈現一種我們現在的生活物件被視為考古對象的想像。柴川敏之受啟發於日本中世紀的村落草戸千軒Kusado Sengen,可能因為一場大水災,而使整個村落沉溺於河床底部,進而使當時的物件得以被留存下來成為考古學研究對象。柴川敏之的作品以「41世紀」的考古學作為發想,以藝術家的想像將當今的生活物件轉變成化石,想像未來2000年後,我們當代的生活如何被視為一種考古研究的可能。

 

崇藝術空間展出捷克藝術家Pavel Jestřab的個展,Pavel Jestřab畢業於捷克布拉格藝術建築設計學院的跨媒體藝術系,2014年曾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做過交換生,開啟了與臺灣的因緣。Pavel Jestřab的創作媒材主要以錄像為主,Pavel Jestřab透過自己的身體,並以表演的方式進行錄像作品的創作,作品中常以大自然作為創作場域,將自身身體以極詩意且具儀式性的方式融合在大自然中,彷若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畫面中也常出現帶有特定文化象徵的物件,如他故鄉捷克小鎮的傳統服飾與臺灣卑南族的花圈。作品不僅從大自然取經,並且將人造物與之對照,且作品常常出現許多荒謬且有趣的視覺效果,使觀者重新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及探討不同國家的民俗文化與捷克傳統文化的差異與相似性。

 

甘樂阿舍美術館展出臺灣藝術家曾英棟與中國藝術家張峰的創作。曾英棟是臺灣重要中生代藝術家,其獨創的作品風格以紙漿調和砂與膠,作為如古牆或化石般的肌理,再賦予油畫顏料、金箔,形塑出圖像與造形,作品透露出一股古樸、童稚的氣質,但在深沉的顏彩與肌理裡,又透露出藝術家深厚的創作功力與對於材質駕輕就熟的能力。曾英棟作品常以花卉、植物、海洋、熱帶魚作為主題,但呈現藝術家對於生命的熱情與關注,艷麗的畫面色彩亦再現藝術家情感的細膩與對藝術的執著。現為中國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的張峰,曾於2010年獲得「北京國粹雕塑藝術展」的金手指獎,張峰的雕塑總是先以水墨畫為草稿,再以雕塑(青銅)的媒介呈現水墨草圖裡屬於東方的美感,因此他的創作以東方美學為基礎,再以西方藝術為技術,並以身體為主題,同時很特別地將原本是虛無的影子,與身體做形體上連結,使其雕塑呈現一種對於虛實的交錯感,但形式上介於抽象與寫實的形體布局,作品充滿趣味性與實驗感。

 
182artspace以《Echoing in Between》為名,策畫一場由來自臺灣、美國、日本、韓國、德國和墨西哥的藝術家參與的聯展。《Echoing in Between》共邀請9位藝術家及一個4人組成的藝術家表演團隊參展,包含楊上峰(臺)、謝旺自(臺)、Takeshi Kanemura(美)、Aino Arikawa(日)、Teresita De La Torre(墨西哥)、Betsy Lohrer Hall(美)、Natalie Mik(德)、Tessie Salcido-Whitmore(美)、Jack Williams(美),及在開幕當晚進行表演的△SANKAKU團隊,成員包含Satomi Akutsu(日)、Takeshi Kanemura(美)、Ranwakaba(日)、Hiroshi Shimizu(日)。《Echoing in Between》展出作品媒材包含雕塑、攝影、剪紙、複合媒材、表演,透過靜態與動態的展演,《Echoing in Between》探討我們的身體與周遭空間的關聯,並使觀眾重新思考我們的身體與不同材質、有形與無形的空間之間的相互關係。

 

承接本文一開始提及的,《此時此刻:2019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要呈現的是當今藝術多元發展的「當代性」,當代並沒有對某特定議題或創作媒材有所偏愛,更不具特定的藝術語彙或論述的方式,當代性的流動特質,使當代藝術創作極具多重、繁複、非單一的可能性,而2019臺南畫廊聯誼會展覽,期待藉著國際藝術家的參與,更顯當代藝術的多面向與多元狀態。當今臺南當代藝術的活絡發展,更能透過臺南畫廊聯誼會,進而顯現出藝術家、藝術產業與藝術市場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同時有機、正向發展的能量。

 


[1] Smith, Terry. ‘Contemporary, Contemporaneity’, Keywords Projec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ttps://keywords.pitt.edu/pdfs/contemporary_and_contemporaneity.pdf, 16 April 2019.

土地漬物-謝其昌抽象創作個展

「土地漬物」繪畫創作自述

藝術家/謝其昌

 

 

  「土地漬物」的創作脈絡與題材的構思,是筆者繼〈自然序〉與〈旅行漬物〉之後回歸到自己所處的文化場域,透過自身的成長學習背景與留學經驗的衝突與相容,將殘留在內心的迴盪旅程,經由時間的氧化,釋放自我潛藏內心的直覺意識,並且重新審視自我內在心境與土地的對話。

 

  創作表現上以一種自由感受的直覺,讓自己重新關注到繪畫行為的本身及繪畫過程中身體上的狀態,喚醒每個迴盪的過程,去釋放潛藏內心的直覺意識,以類書法、塗鴉抒發,反覆堆疊、覆蓋尋求心靈的連結,將東方文化思維和西方抽象藝術為基底,客觀凝練了自然世界的信號,描繪現實與理想間的風景類地圖。

 

  筆者興起想要畫風景類地圖的念頭,但沒有事前的計畫與安排情況之下,一切隨著作畫過程隨機成形,從下筆畫出一小部分再逐漸延伸至成為較具體的圖形,在一個空間中隨意的生長。一種以書寫性的塗鴉與自動偶發性的圖形,在創作過程去感受當中微妙的變化,並且希望作品呈現出繪畫過程,如同風景地圖的進行曲。是以直覺的意識釋出一種遊戲表現的繪畫形式,可以看到一種暗示時間與空間的線條與符號交錯而成的一幅幅「類風景地圖」。直覺對於事物的認知是清晰而明確的,它具有一種賦形力,它的內容來自於自然,再將形式生成於內心中,因此直覺為心靈的產物,是內在情感的一種表現,同時還創造了表現情感的意象。從藝術直覺觀點反思筆者自我藝術創作的歷程,以自我意識中去解讀自我的內在情感,釋出直覺表現,經內心的轉化之後,變為一種自我的語彙形式。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曾言:「每當我憑著直覺出發時,我總感到自己能確切地呈現自然的本質而經驗也證明了我的正確看法。對我而言,自然的本質永遠是現在。」

 

  此次作品中可以隱約看到類書法、幾何與類似塗鴉文字的圖案或形狀,營造出書寫性的符號,他是文化自然情感的符號,也是文化自然痕跡的記錄。運用類書法和塗鴉的抽象表現形式,藉由技法的偶發與自動性製造出滴流痕跡,畫面中的動感線條,鋪陳畫布空間,以反覆擦拭、塗改的方式,表現出多重空間與影像相互交疊的狀態,藉由創作過程找尋恆片段的內在風景建構,拼湊熟悉卻又多變的生活記憶。

尋。流向-空間的寄寓水墨展

尋。流向—空間的寄寓水墨聯展

策展人/莊連東

 

  流向,可能是外在環境集體形構的風潮,以真實而具體的面貌存在;或也可能是個體自身內在體驗的想像,似抽象而模糊的浮影召喚,而無論清晰與否,人受到外部社會驅策與內心想望驅使,追尋與個人感應的世界對話,始終是生命存在的核心意義!

 

  當代水墨創作者,面對的是在自身生命追尋的價值澄清、與水墨風向流動的脈絡理解的雙重情境中擺盪。對他們而言,生命與創作都是既自由又侷限下的兩難,似在眼前親近環繞又倏而飄忽遠離,他們彷若悠游水中又受限水域的魚兒,看見了如真似幻的世界,追尋著內在編織的理想桃花源!

 

  於是他們藉由魚兒本身的華麗,轉身探向虛無與飄渺的空間,進行對探尋的意義表述:吳惠淳的迷濛詩情,照見魚兒與環境的諧和共在,彼此相呼互應的情境,在她的作品中,相同色域的鋪陳,共構彼此相融的表象,卻是一種相對迷失的概念。楊宛真的魚缸視界,看到的真實,卻是永遠不可企及的存有、互動與對話,其實是構築在想像中的獨角戲。於是,在看似愈熱鬧喧騰的環境中,愈是顯現自身孤寂與落寞。呂浩維以水光斑斕的狀態表述追尋過程中的積極意義,彰顯了即便是在岩石滿佈的環境中依然奮力前行,投射自己在創作歷程中不斷尋求突破的決心,然絢麗的背後,存在些許惶恐。孔雱瑩的半透明紙材複貼,在掩與透的關係變換中,主體與背景交替穿梭,一進一出之間,移動了空間隔離的界線,似也模糊了追尋的方向。

 

  四位年輕世代的水墨創作者,共同以魚的意象分別表述個人內在的狀態。在指涉一種朝向「追尋」的相似命題裡,透過水墨氛圍的營造,似乎同時形塑了新的水墨流向。因為回身望向自己,魚兒本身即是華麗的身影,一如水墨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