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齊榮豪創作個展

道法自然-齊榮豪創作個展

  齊榮豪1975年生於高雄鼓山西子灣哨船頭呱呱墜地,自幼性喜塗鴉,尤愛書畫水墨。陸軍中尉營政戰官退役,卸甲歸田後半工半讀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已年過不惑,拜卜茲老師、李義弘老師、陳志良老師門下,頗有白首北面之風骨。齊榮豪企圖以當代美術館、展廳形式挑戰自我,擴展作品的視覺張力與震撼強度,使觀者感受大山的沈穩深邃及海洋的壯闊波瀾,並多次獲得大獎肯定,國美館、藝術銀行收藏亦在北京嘉德拍賣,迄今稍能安頓筆墨,以書畫為業。

  齊榮豪婚後仍不改軍人有條不紊的作息習慣,平日上午接送兩位千金女兒上學後便投入於筆耕創作,午後勤學書法水墨,入夜即埋首案頭,左鄰為橫山大觀,右舍以東山魁夷常與葛氏北齋為伍,專研秦篆、漢隸、魏楷、晉唐法帖、宋畫山水等。常言張潮幽夢影中: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想來對於齊榮豪,人生若無老筆、宿墨、殘紙、破硯,好比空有一壺醇酒無友伴,獨酌總少一些滋味。閒暇時與妻子、二女享受天倫之樂,獨處時則沉浸墨飛紙上之悅,齊榮豪在緊湊的生活中試圖以規律的步調,讓自身時刻浸淫創作氛圍,找尋心中之丘壑。

  此次在102空間大作及小品均有,大型創作的氣勢滂薄,小品多了一種清新可愛之感,齊榮豪的山水畫與一般傳統水墨有著大片的留白迥異,而是以一種巨碑式的黑山水來建構畫面張力,齊榮豪把平日遊歷納瑪夏、達那依谷、月世界等台灣鄉間景色,以鋪天蓋地的闃黑填滿畫面,展現雄強壯闊的場景。背景的黑具有內斂的力量,凝重而難以看透的特性,當夜晚黑暗降臨,不安、詭譎、恐懼、神秘、宇宙感、靜穆的氣氛籠罩大地,像是要吞噬周遭一切,使人置身在自己的小宇宙中。在遺世獨立的系列作品中,屬於齊榮豪獨特的海浪、雲朵符號清晰可見,傳達作者在茫茫大海中獨立一身,文人雅士孤高品格與高風亮節之人生態度,嚮往遺世獨立的狀態。近幾年得以察見齊榮豪勇於嘗試各類媒材,利用與傳統水墨大相逕庭的西方油畫與壓克力,試圖區隔曩昔作品之風格。色彩方面我們亦可欣賞到畫面具有非常鮮豔吸睛的原色,與文人畫中強調的筆墨婉麗、氣韻清高,不貴色彩重抒情,有截然不同的樣貌。這與作者出遊歐洲觀察到哥德式教堂彩繪玻璃窗和台灣民間廟宇圖飾的繁複色彩有緊密的關係。

  筆者認為創作觀的深度需具備一定的美學厚度,這包含了創作者的人格修養、對創作的認知,最重要的是對創作的態度,柳公權說: 『心正則筆正』,文徵明則說: 『人品不夠高,用墨無法』都再再說明,優質的藝術作品除了創作者精湛的技術外,深厚的藝術涵養更是不可或缺。

  齊榮豪在創作上強調『師古、師自然、師自我』,落實師古這重要的日課,自我摸索、鍛鍊,即便在蓬戶甕牖之時,仍堅持一如既往嚴以律己的規條,頗有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之氣概,全神貫注,使精神寧靜,以自然遊歷或書齋臥遊的方式,書畫心中之丘壑,表現當下所思。傳統美學思想日趨成熟,齊榮豪藉由山水畫中三遠法、全景式構圖、多重視角意念之轉變,創作流程的重新設計,表現技法的創新,以我之為我自有我在,大膽開拓當代水墨與書法的新視界,筆致情境高古、古雅、神妙。追求一種新的水墨繪畫、書法的可能性。

  創作的本質是學會與自己相處,過程孤獨,在孑然一身的時光中創作者應完善自我,對自己提出問題,挑戰自己,為自己創作定調定位,建立符號,了解自己的藝術邊界,獨闢新徑。

文/曦熙 2023、08、07

鄭宏章、郭書瑜雙個展

靜觀/凝視/天地所共有的形體

鄭宏章

  繪畫與凝視是以一種雙向的交互作用,一種間歇改變彼此的串連運動。一次次將光線照映入眼睛的影像透過畫筆描繪在畫幅上,這樣的積累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隨著經驗而加深厚度、視線也能更寬廣地涵蓋更多的空間維度。

  當然繪畫不只限於事物顯露的表象。以繪畫工具在畫面上留下的痕跡、各種細碎的線索,能夠傳遞心靈震動的能量。這些量能得以物質的形式留存,作為介質傳遞藝術家的精神世界。

  靜觀世界,傾聽空氣中的耳語,並在韻律與節奏中找到與世界共存的方式。以凝視對應宇宙的變化;以座標丈量方向,並以沈澱的心靈書寫那些無法名狀的波動。

 

郭書瑜

  創作之所以有趣,正是因為它能夠反映與傳遞個人對事件的態度,一直以來筆者在創作中誠實面對自我的想望,將個人無法用語言文字理清的、不願告人的,以一團曖昧隱晦的人物打包呈現。畫面中如同麵團的人物自2021年起,融入個人的生活經驗、觀察與想像,甚至與觀者交換故事,緩慢的發酵,將關注的課題從自身與框架間的關係,轉移到個人價值思考上。

 

  繼前陣子的「理想生活」系列後,本次以「有用的人」為主軸,描繪的是在過度努力的社會風氣下,有許多客觀標準,能夠方便的量化一個人的價值,人們也在無形中參照這些標準來衡量自己,無意義的行為幾乎可以被視為一種浪費,如果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們似乎更應該要把握自己的那一道光,好好地在時間內發揮最大價值,越有效率越好。然而從「有用的人」的角度,主觀的看待生活中無所事事的時刻,一方面在內心譴責無效生活的浪費,一方面難掩對於總有些人能夠自在地浪費,其實感到相當羨慕。

 

  人們在努力追求高效率時想著好爭取片刻的空暇時光,卻在空暇時想著:據說偶爾放空有時候更能提升效率。就連想要無所事事的能力都已經退化,即便說服自己停下腳步,空出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做,心跳與呼吸不會停止,頭髮跟指甲也不斷以不可見的進度生長,想像努力文化已深植生物細胞之中,如同搭上一班無法停止的列車,眼角可以瞥見巷弄小路間的浪漫,卻只能直往目的地前進。

 

藝術.變奏—葉竹盛創作展

「藝術.變奏」葉竹盛 創作展

蔡獻友

 

    葉竹盛,畢業於西班牙馬德里最高藝術學院(馬德里大學),前衛藝術家,其藝術創作的前衛理念,不僅是作為台灣現代藝術全面發展重要推手之一,從1980年代迄今四十多年來的藝術學院學堂上,更觸發了無數藝術學子們的現、當代藝術創作思維;而面對藝術創作的實踐,葉竹盛的前衛態度,始終如一!

 

「藝術是我語言、形式,用來表達我的中心思想及溝通的方式。」─葉竹盛

 

葉竹盛老師以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個人複雜的感受,早期作品以複合媒材繪畫、裝置藝術等具材質語言的前衛實驗風格,探討生態環境中人與自然的關係;近十年則是由於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及其個人面對無常的慘痛和隨歲月年長的生命體悟,深刻的往內觀看和追尋藝術真正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他2015「沈潛.萌生」個展開始,2017「藝.意–葉竹盛個展」、「樂活藝術–葉竹盛創作展」,2019「藝遊心境」、「試煉.成真–葉竹盛個展」、「試煉.重生–葉竹盛油畫個展」,2021「2012;2021」(本事藝術),至本展2023「藝術.變奏」的展覽主題,無一不是回歸生命本體,追尋自我與藝術的真實面對和精彩對話!

 

葉竹盛老師說:「我的作品一直都在演變,沒有所謂的框架。我是用觀念來確立風格,而不是建立在形式之上,形而上的風格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本展展出的所有22件作品,包括從2021延續至2022的12件《蛻變》系列,我們幾乎可以清楚看見藝術家的自我挑戰─是「蛻變」也是「退變」,每一件作品的創作當下,都在挑戰上一件剛琢磨完成的形式;與其說是轉變,毋寧說是放下,是退出既定的形式與創作技術,是形式的打掉和重煉!如同傑克梅蒂所言:「真實彷彿躲在一層薄幕的後面。你扯去了,卻又有一層。一層又一層,然而我似乎每天都接近一步。」當葉竹盛老師扯去了一層又一層的薄幕,畫面上的一切彷彿如同渾沌宇宙洪荒生命初始之循環。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怳惟惚」,是說渾沌宇宙怳惚中有象、有物。又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說「道」的運動乃朝相反的方向進行;不爭而能成,是道以柔弱為用。當放下一切的形式執著,葉竹盛老師的創作態度如同其生命哲學:「真實呈現內化的情緒當下,以寫日記的方式,脫離框架自在呈現自我返璞歸真。」

慢光陰—張文靜創作展

回眸 光‧陰‧慢─張文靜的靜謐視界

文:蔡獻友

 

序幕

 

    凝視,短暫而寧靜,用遠視保持距離,一如旅行所見的天際線的風景,那無意識間攝入瞳間的反影,安撫著波盪的情緒,起起伏伏、錯錯落落,直到和緩而平息…!於是,看見光,看見雲彩,看見天際,及一切生活的日常與經歷…!

 

生命是應該停駐在某個值得停駐的時光與處所,然後可以好好地端詳自身,安然且自在!生活是應該在日常與經歷中,好好的保留些許空白,以讓情感塗抹,為貧乏的日子增添色彩!生命在流動,生活在流逝,這些微小的渴求,應該不算多…!

 

於是,重新整裝出發,回眸流逝的光陰,隱身於光陰的縫隙之中,編寫劇碼,流轉故事,側身剪影,寄語傳情…!於是,如超現實意象的拼貼顯現,如詩歌般的飄逸盎然,生活有了姿色,生命有了曲調,故事劇碼,也正在流傳…!

 

零時潛旅‧單音的旋律

 

    登上編碼的車廂,裝備著英雄般的氣概,塗裝著令人驕傲的「黑」,如通往夢境的列車,霎時消逝在潛意識的時空中,或又出現在現實的眼前,就像潛旅於超現實和現實間的航道,在指針零時的時刻上…!指針零時是昨日也是今日,是日也是夜的共時拼貼,是終點也是起點,是時間與空間的過渡轉換,蘊含著變動、漂浪與定錨。

 

窗,成了觀看世界的景,在想像中幻化為戲劇的舞台。作品在彷彿暫停的時間中沈思,只留獨處,心單純了,悸動的心靈絃歌,只留「單音」…!大地為檯板,藍天為幕,日、月、星為場燈,大幕開啟,一幕幕的情事,都在心靈的沉思、投射與寫照中,搬上舞台…!〈沈思〉系列和〈窗〉系列畫面上都有一團雲朵,或在窗外,或在窗內,帶著夢想,航飛在天際,等待夢想的實現…!窗外的景色充滿了心靈無盡的想像,獨賞,聆聽內在的旋律,在單音的共鳴中…!

 

慢‧光‧陰

 

    是光與陰交會之隙,「黑」的舞台,揭開了宇宙的序幕,白光未登場,虛寂空無,形影未分,內藏大化蘊生,靜極而動,等待出光劃開,天地露白。作品〈寂境〉系列直逼黑幕與黎明的縫隙,挑起天際的黑幕,讓昏沉的地平線微露曙光…!文靜說:「〈寂境〉系列作品沒有艷俗的色彩,一塵不染、清靜淡雅。觀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被引入了莫蘭迪(Giorgio Morandi)純淨而神秘的心靈深處。」這天際黑幕的揭開,幾乎看不到時間的波動,極緩、極慢,好似每揭開一絲分毫,都暗示著時空的流動,好似都驚動著正從沉睡中甦醒的生命,從冷凜到微溫,從幽玄的漆黑中,灑落光絲,喚醒世界…!

 

極愛這種跟急迫的生活步調相反差的「慢」,因為「慢」,一切的動作可以得到舒緩,並得到注視與領受;因為「慢」,心靈可以得到沉澱與澄明,生命的流動得以安住…!原來,「光」與「陰」的流動是生活,也是生命的節奏,在「慢」的宇宙調性中,相遇、相映,且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