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評圖觀看一張圖

文/藝術家
2014.06.25

         觀賞藝術作品除了自己觀賞與體會外,還有藝術的座談會與評圖等都是可以增進對藝術作品了解的方法,這次參與了造形藝術研究所的期末評圖,所使用的媒材與表現方式相當的多元,可以感受到當代藝術所呈現的多元樣貌。這次參與評圖的作品有許多是錄像作品,呈現的內容可能只是一個動作或概念的時間記錄,看完會有種盡在不言中的感覺,很像看到甚麼卻又覺得真的是這樣子嗎?

        當代的藝術常充斥著看似不合邏輯與觀念性的作品,或許會讓人覺得觀念已經大於藝術品的承受力,只要能提出觀念就可以是一件藝術品。二十世紀偶發、觀念、行為、裝置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 1921-1986)曾宣稱「人人都是藝術家」,創造力並非只屬於藝術家,藝術並不止於藝術家的作品,凡具有生命、創造與想像的作品都可成為藝術品,因此生活中的許多素材與物件都可以作為藝術與觀念的傳達媒介,由此可知「人人都是藝術家」真正的涵義是指每個人都有創作藝術的創意潛能,而非為所欲為的創作,因此在創作的觀念上與創意上是需要適當的被檢視的。


        藝術家在運用現成物或繪畫性符號來表達意圖時,其真正想要傳達的常常會超越表面觀看的形體,現代符號學之父索緒爾(1857-1913)將語言學的概念帶入了符號中而提出了「符徵」(signifier)與「符旨」(signified)兩種層面。「符徵」是藉由看見外在的一種具體形象,沒有別的延伸意義;「符旨」則是一種內在的抽象概念,所看見的並不足以表達其內在的意義。舉例來說,一顆蘋果從符徵的角度來看,它就是一種水果,但從符旨的角度來看它可能是代表白雪公主的毒蘋果或是Apple的賈伯斯(圖一),也就是帶有背後的其他意義,而這些背後的涵義是需要經過學習與了解才能延伸的。當代藝術在許多的作品背後都存在著符徵與符旨間的轉換,因此在了解藝術作品除了看見符徵也要了解其背後的符旨,而評圖其實就是藝術家與評圖者之間的交流,透過交流與對話看清符徵與符旨間的關聯性,運用這樣的符徵來乘載藝術品背後的符旨是否洽當,以及符旨的概念是否清晰與準確。

        在經過交流後可以發現教授們對於學生作品的提問與反饋,會使學生產生疑惑、不確定甚至是動搖原本的意思,理由或許就是學生在對於創作這件作品想表達的觀念並非清晰與完整,所連結展現的藝術品乘載力度就會不夠。

        在參與評圖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一種現象,類似的媒材、類似的手法來表達觀念的不同學生,所得到的回應卻不相同,有的認為這樣的觀念呈現藝術品很恰當、很有趣,有的則認為這不叫藝術,而觀念與藝術品之間的關聯可以從亞瑟‧丹托(1924-2013)論及安迪‧沃荷(1928-1987)的《布瑞洛盒》[1](圖二)來得到解答,為何安迪‧沃荷的布瑞洛盒是藝術品而市面上的布瑞洛盒卻不是藝術品呢?原因在於安迪‧沃荷表現出背後的象徵意義—消費文化。亞瑟‧丹托觀看當代藝術的觀點,認為僅止於觀看是不能闡釋作品本意,還須將作品參照藝術家所在的社會與藝術世界脈絡來探尋。因此在評圖的過程,評審們扮演著把關的角色,除了去評析作品,也教導觀者如何將作品參照於作者本身的創作脈絡,以及將作者本身的脈絡與美學與美術史的脈絡去做關聯性的解析,在兩者間的激盪下,可以讓藝術創作者提升對創作敏感度與周全性,也能讓參與者了解到當代藝術該從何種角度去頗析觀看。


[1] 布瑞洛盒的展出為觀念藝術的展現,一個普通的箱子與其它的箱子沒有任何區別,呈現了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如現成物給予觀念意義展出,它就變成一個可以論述的藝術作品,這種現象如丹托所揭示的—藝術的終結。

 

Back